守护非遗文化 酿造“家乡味道”——商志军

“积德泉”烧锅酿造技艺在我省已经有170多年的发展历史,作为“闯关东”的历史产物,积德泉老字号、酿酒技艺和民族品牌是长春民族工业的缩影之一。其丰富多样的酿酒产品、独到纯熟的传统技艺、古老实用的酿酒器具,构成了完整的酒文化体系。2009年6月,“积德泉酿酒烧锅技艺”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本次录制,我们邀请到现场的嘉宾正是“积德泉”烧锅酿造技艺的第六代传人——长春市酿酒总厂技术总工程师、副厂长商志军。商志军在酿酒技艺领域不断学习、研发与创新,取得了诸多工艺上的突破,为我省的酿酒技艺的传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作为非遗文化守护者,商志军将与观众朋友们分享“积德泉”酿造文化跨越170余年的光阴故事。

通过访谈,商志军详细地为大家介绍了“积德泉”的发展历史,1791年(乾隆五十六年),“积德泉”的创始人齐雨亭就带领妻儿闯关东,来到了伊通河北岸一个叫“乌卡拉浩特”的地方,加入了垦荒谋生的行列。那时的伊通河两岸,人烟稀少、杨柳丛生,齐家父子机缘巧合中于乱草杂树中偶遇古泉,遂据泉而居,相传当年此泉清澈透明,冬暖夏凉,口味纯正,水质良好,后来齐家父子开起了烧锅制酒,生意十分兴隆。长春厅对所辖域内形成规模的手工业登记颁照时,“涌发合”三个字就成了齐家烧锅的正式字号,由于齐家父子人品高尚,人们恭称齐家泉为“兴德泉”、“积德泉”,后来“涌发合”烧锅就改名为“泉兴德”烧锅。齐家烧锅在祖孙三代手中经营了百余年,成篓装的好酒行销关内外,乃至外蒙、朝鲜、俄罗斯。“泉兴德”烧锅,随着“宽城子”的扩展和长春市的形成,不断扩建増产,除继续由花轱漉车或骆驼队运输外,也渐次用火车皮发运,可见当年产量之大、经营之盛。头道沟1号的“泉兴德’烧锅,已是南来北往,尽人皆知。

到了1922年,在军阀混战、日本和沙俄帝国主义入侵的重重灾难中,民族工业倍受摧残,“泉兴德”烧锅的经营日益艰难,已濒临破产。淳朴敦厚的齐家人意识到,要想保住这百年烧锅并传承下去,必须把“泉兴德”烧锅出兑给一位能在这个乱世中把它支撑起来的人,这个人就是王玉堂。王玉堂是位有民族气节的实业家,在商界颇有声誉,接手之后,他保留了老烧锅的传统酿酒工艺,操作更精细、更严格,酒质更稳定。老烧锅经过扩建改造,弃置了扇车风箱、石碾子石磨,安装了鼓风机、粉碎机、小锅炉,装酒篓子改用大木柜即“酒海”。又以这百年烧锅的民誉“积德泉”作为新字号,请当年长春著名书法家王休然先生,题写了“积德泉”金字招牌。1922年6月7日(民国十一年五月初六),“积德泉”烧锅重新开张了。1930年10月4日,在“东北头牌酒评比选拔赛”上,积德泉白酒一举争得头牌,一时间名扬塞外,誉满关东。1948年长春解放后,人民政府接管了“积德泉”烧锅,命名为“长春制酒厂”,“积德泉”三字继续做为酒厂产品的商标。

从1991年至今,商志军已在长春市酿酒总厂(积德泉)工作了33年,一直从事着酿酒、研发等技术管理工作,在“积德泉”的传承谱系中为第六代技术传承人。1999年,长春积德泉酿酒厂成立,商志军被聘为生产科长,在双阳区奢岭镇重新建厂时,商志军担任技术厂长。为了保住有一百多年历史的“积德泉”这一民族品牌,使积德泉酒的酿造技艺得以继续传承,他带领技术团队在建厂初期,根据实际生产工艺特点,参与研究、论证生产布局,制订新厂房设计方案,半成品、成品生产的设计和生产工器具的购置计划,做到了传统与现代技术结合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,承袭传统积德泉烧锅酿造技艺,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精益求精,力求完美。在发酵酿酒技术方面,商志军同样取得了诸多成果,他研发产品的积德泉牌45度红高粱白酒在1994年1月研制生产,备受好评。

在节目中,商志军分享了几十年来,酒厂各方面的发展变迁,为观众朋友们普及了品鉴白酒的专业知识。在技术创新的背后,是一个个低谷期与瓶颈期,更是团队成员的携手共进、攻坚克难。无论是品类研发还是市场推广,每一个阶段的进展都凝结着酒厂员工们的智慧与心血。在录制现场,长春市酿酒总厂负责销售的王云也登台讲述了在商志军的带领下,与同事们共同开拓市场,突破难关的故事。随着品牌实力的不断增强,许多民俗专家、艺术家给予了“积德泉”高度评价,商志军如何将这些认可转化为品牌文化力量?作为老牌民营企业,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,“积德泉”将为城市的发展贡献怎样的力量?更多精彩内容,敬请关注节目播出。

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自微信公众号CRT 我是长春人